网上哪个app能买足彩

创业指导中心

 
《中国大学生就业》||金玲,窦晓明,唐雪平:新时代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转型升级研究
发布人:jyzd  发布时间:2023-04-16   浏览次数:30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加速全球经济格局重塑,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整体就业环境和就业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就业工作面临全新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3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在面临经济下行、疫情反复、总量攀升、观念转变、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多重因素挤压的情况下,如何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以内涵式发展推动工作转型升级,如何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保持就业局势的持续稳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时代之问。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工作环境发生新变化

一是经济下行带来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受美国和欧洲主要经济体通胀上升,俄乌冲突引发的粮食、能源危机持续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明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2.7%,且存在25%的可能性会降到2%以下。今明两年亚太经济增长将下调至4%4.3%,低于过去二十年亚太经济增长水平。[1]国内经济正处在新旧产业和动能转换关键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受全球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房地产、金融、旅游等行业受到严重冲击,中小企业招聘需求明显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幅减少。二是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持续存在。有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直接时滞为3年,基于就业结构产生的间接时滞为7年。[2]虽然近年来高校加快了学科专业调整步伐,但高校培养的人才仍不能充分对接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高层次人才陷入内卷,学历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导致的结构性失业,以及毕业生区域流向与产业结构失衡,加剧了就业的供需矛盾,这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三是青年失业率仍居高位。从近三年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看,全球16-24岁青年失业率都超过成年人的一倍以上。[3]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出生率持续走低,人口红利消失势必对国内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受新技术、新经济兴起影响,高校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比例也不断提高,导致传统用工模式和就业工作模式面临新挑战。



(二)工作对象呈现新特点

一是数量大幅增加。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从2003年开始一路攀升,到2022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首次突破千万,且呈继续增长趋势。据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在1300万左右,大量应届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与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群体叠加,就业总量压力异常巨大。二是生源结构复杂。除普通应届毕业生以外,高职“百万扩招”特殊群体,其工作情况、知识结构和年龄差距较大,生源结构复杂,教学管理难度大。部分高校在培养过程积压的种种问题,容易在就业环节爆发。尤其是这类群体,就业期望值高,极易引发稳定问题。三是个体选择多元。90后及00后在校大学生群体,其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来自家庭方面的就业压力较小,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就业形式、就业渠道多元。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更注重想干什么,而忽略能干什么、该干什么。[4]尤其是受疫情和社会环境影响,毕业生更愿意到大企业、体制内单位就业,考研、公考“二战”甚至“三战”群体不断壮大,慢就业现象十分突出,就业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三)工作规范提出新要求

一是政府社会高度关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并亲自到高校视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二是过程监督更加严格。从2019年开始,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均对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真实性抽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高校逐一核实;国务院将稳定和扩大就业纳入大督查范围,加强对问题的线索收集和追责处理,就业工作过程直面多重监督。三是工作纪律更加严明。今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违规处理办法(试行)》,这是史上首个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不规范行为的部门处罚性规章,说明对就业工作纪律的要求更加严格,这对全体就业工作人员的政策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新经济新业态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大学生就业新空间,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其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工作本身,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全局性和时代性。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全局意识,方能行稳致远,处变不惊。而现实就业战线的人员普遍存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站位不高,工作格局不大的问题。对就业形势变化不敏锐、矛盾风险分析判断不精准,对上级的政策要求理解不透彻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就业工作还停留在只抓毕业去向落实率的显性层面。政治站位不高,对就业工作的认知偏差,就会导致工作中主动性不足,抓落实不到位,是数据统计注水造假的根本原因。



(二)责任落实不到位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差异,主要取决于责任落实情况。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存在“一把手”工程没有落实到位,工作推进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主义。政府有关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就业工作专项领导小组职能作用没有有效发挥;高校内部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格局和招培就联动工作机制的建立仍停留在形式上。工作监督机制不健全不落地,制度建立与执行存在两张皮,对一线就业工作人员培养指导和监督力度不够,工作操作不规范、就业数据失真情况时有发生。



(三)工作实效性不强

具体体现在:政府层面更多注重出台有关扶持政策,但在实施层面缺乏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价,有的政策因缺乏配套措施而如同虚设。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没有真正解决好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问题。[5]就业指导只注重通识和共性问题,个性化指导严重缺乏,没有真正解决毕业生求职过程面临的诸多困惑。在就业工作保障上,很多高校在落实就业工作“四到位”政策上还存在打折扣的现象,进而导致就业指导和服务效果不佳。



(四)队伍专业化不高

从结构上看,高校就业指导队伍来源单一,多为高校辅导员,院系负责人、专业教师没有真正参与进来,鲜有行业企业相关人士到校担任兼职导师。从数量上看,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比例远未达到教育部规定要求,队伍流动过于频繁、稳定性差,民办高校尤为突出。从能力上看,就业指导教师大多缺乏相关行业学科背景作支撑,受知识结构、工作阅历等因素限制,对学生的指导普遍难接地气,具有政策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功底和行业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专业化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十分稀缺。[6]



三、就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路举措



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学校就业工作队伍应树立大就业观,加强就业工作内涵建设,推进就业政策系统化、就业指导个性化、市场建设信息化、就业服务精细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招生培养一体化的“六化”思路,切实防范和化解就业工作中的风险挑战,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就业政策系统化

一是强化就业政策统筹。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文件很多,存在政府文件与部门规章相互抵触导致无法落实的情况,导致政策效应大打折扣。同时,不同时段、不同主体的政策繁多,应加强整合和系统化集成,形成便于就业工作人员和广大毕业生及时掌握和运用的工具。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促进就业的政策线上线下宣传。运用大数据手段,对高校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政策。推动跨部门信息平台对接,实现公共数据深层次开放共享,方便高校毕业生快速查询到实用的政策。三是加强政策执行效果评价。建立常态化政策实施效果反馈机制,将就业政策执行情况与各部门、机构绩效挂钩,推动就业政策落实落地。运用大数据、交叉检查、审计等手段,检查政策运行情况,评价政策效果。根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优化各项就业政策,确保政策始终适应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7]



(二)就业指导个性化

一是加强就业指导校本课程建设。结合高校办学特色、学科专业特点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发就业指导校本课程,完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将生涯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融合,就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相融合,紧密结合时代和行业变化,更新线上线下求职技巧、VUCA时代职场适应等内容,培养学生适应职场的可迁移技能。二是分层分类开展学生就业指导。结合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阶段、学科专业、个人特质、求职意向、短板长处等,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对求职动力不足的学生,想方设法调动主观能动性;对求职技能不足的学生,加强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对求职信息不足的学生,推送就业信息,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实行就业指导“一生一方案”。[8]三是创新就业指导方式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课堂教学要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第二课堂要以实践教学和个别指导为主,开展模拟演练、职场体验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找到自己的短板和不足,促进学生有针对性提高求职竞争力。



(三)市场建设信息化

一是消除信息孤岛,推动就业信息互联互通。打破各省市和院校之间的人为壁垒,提升高校就业平台开放度。高校就业平台主动对接省级、国家级智慧就业平台,整合行业性、区域性、全国性就业资源,实现就业信息在最大范围共享。二是完善省级智慧就业信息平台功能,减轻学生负担。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线上平台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选才的主渠道,省级就业平台要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尤其要在线上咨询指导、手续办理、去向登记等方面下功夫,实现“信息多跑路,学生少跑腿”。加强招聘信息甄别,维护毕业生就业权益。三是发挥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建立全国大学生就业数据库。教育部24365平台应实时更新各类招聘信息,发布就业政策,破解就业信息不对称困境。准确把握毕业生求职愿望、就业能力、就业状况等信息,深入分析用人单位招聘趋势和毕业生就业趋势变化,反馈并指导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四)就业服务精细化

一是做好全过程就业服务。将就业指导服务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针对入学新生,着重进行职业生涯启蒙,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针对中年级学生,着重培养职业兴趣,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找准职业定位,为求职作准备;针对毕业年级学生,着重提升求职技巧、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心理辅导。对有升学就业意愿的学生,要运用信息化手段点对点精准推送招聘信息、培训信息。二是提供有温度的就业帮扶。对于就业困难群体,要精准摸排就业难的原因,建立帮扶档案。进一步扩大“宏志助航计划”培训覆盖面,让更多学生享受高质量的就业教育,提升求职就业能力。举办就业困难群体专场双选活动,促进就业机会公平。三是加强毕业生跟踪服务。高校要加强对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关心关怀,及时跟进学生的就业状态,协助学生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加强已就业学生的跟踪调研,了解职业发展情况,适时邀请毕业生返校开展访谈交流活动。



(五)队伍建设专业化

一是构建就业指导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高校在选拔和招录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时,要参照职业指导人员国家职业标准,结合高校实际,根据岗位类别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学历层次、学科背景、知识结构、职业素养等设定一定标准,科学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把好就业指导人员入门关。二是完善就业工作队伍培训制度。要对就业指导人员开展岗前培训,掌握就业指导工作基本方法,分层分级开展在岗人员培训。强化高校校级就业工作人员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掌握前沿职业发展理论、就业形势与政策等,提升形势预判和研究能力;对二级院系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尤其是辅导员,要开展生涯规划师、生涯教练等专业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同时要注重训练政策把控能力。建立省级就业指导专家库,增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三是畅通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就业指导人员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平台,努力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完善就业工作激励考核机制,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与更多政策倾斜。对于长期坚守就业一线的工作人员,要探索建立职级待遇、评优评先、转岗提拔等方面的制度机制,拓宽就业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9]



(六)招生就业一体化

一是建立高校人才需求预警机制。高校要坚持需求导向,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区域经济发展及重点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高校人才培养总量和结构,及时优化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不达标、不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提前布局社会需求强,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二是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育人机制。主动对接行业、企业、产业需求,促进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有机衔接。邀请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加强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提高毕业生供需契合度。鼓励企业人士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双向流动,打造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工作队伍。三是构建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格局。建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将毕业生就业情况纳入二级院系年度考核指标,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校友、导师、专业课教师的就业资源,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

 风采